来源: 成都武侯泰康蓉健门诊部 作者: 李婧、唐新月 2023年02月24日
刚刚过去的2023年寒假,因配合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大部分学生的假期由原来最长25天被延长到最长52天,被誉为“史上最长寒假”。
现在“史上最长寒假”已过去两三周,成功投递“神兽”回校的喜悦心情还没消化完,每天辅导课后作业的崩溃绝望又悄然而至,家长们纷纷表示:血压飙升,很不好!
辅导孩子作业确实不是易事,很容易情绪失控,而情绪失控不仅会头晕脑胀,长此以往还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压虽然常见,危害却不小,今天让四川泰康医院(筹)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来给大家讲讲吧:
一、高血压有啥危险?
高血压是我们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一天测量两次血压,如果收缩压都≥140mmHg和(或)舒张压都≥90mmHg时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虽然“普遍”,但普遍不等于“普通”,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我国有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与血压升高有关。
原发性高血压往往以“头晕、头痛、头胀”等症状起病,且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症状明显。但是高血压患者中有约一半人是没有明显的症状,他们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通常是通过体检或者偶然测血压后发现的。所以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可以大大增加高血压的检出率。
二、为啥会得高血压?
其实目前很大一部分高血压都没有很明确的原因,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大量的高血压患者才观察到,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饮食结构、性格、肥胖、缺少运动、吸烟、睡眠呼吸暂停等相关。对于这类找不到明确原因的高血压,医学家们就把它命名为“原发性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90%以上。
还有一部分高血压其实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狭窄等等,高血压只作为这些疾病的表现之一,这类高血压我们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占5%-10%。对于这类高血压,如能早期及时处理病根儿,血压是可能恢复正常的。
三、原发性高血压咋治?
首先,我们要树立一个观念: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仅仅是为了控制血压,更是为了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几率,这才是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吃降压药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基础的治疗措施是要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少吃高盐高油的食物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等。所以,改善生活方式,同时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律的药物治疗方案才是可取之道!
四、高血压用药常见误区
(1)有症状才用药
正如前面所说,大约半数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不吃药,等到出现了头晕、头痛症状的时候才开始吃药。这种不规律用药会导致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高血压病情恶化。因此,请您相信血压计的结果,遵医嘱规律、长期服药,并且规律监测血压。
(2)药物损害肝肾,能不用就不用
首先,高血压药物损害肝肾功能的说法就是错误的!正规的降压药物不仅不会损伤肝肾功能,部分降压药物对于肾功能是有保护作用的。再加上过高的血压本身对于心脑肾的危害很大,如果不加以控制,肝肾功能的损伤会更大。
(3)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高了再用
大部分降压药物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需要1个月左右时间,血压正常是降压药物作用之后的结果。如果在好不容易把血压控制住的时候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到原来的水平,造成血压的大幅度波动。而研究表明血压的波动比长期稳定的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更大。因此,放弃挣扎,坚持服药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心血管内科医生温馨提示
供稿:李婧、唐新月
审稿:方红、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