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系统管理员(勿修改) 2023年08月12日
如果你有成都好友
一定会发现
最近ta们的朋友圈硬是忙
忙着记录赛场精彩瞬间
忙着晒这段时间各社区分发的“盲盒”
那拿到盲盒咋可能闲置?
一不小心,触发了成都人的【运动】技能→
一些热血沸腾的朋友
已经用起盲盒里的飞盘/跳绳了
不过,运动时别一顿操作猛如虎行
就连看似最简单的跳绳
你可能都跳错啦!
今天小编就联系了四川泰康医院
对运动和运动损伤治疗有丰富经验的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孙增春
麻醉科副主任、疼痛科主任赵达强
两位专家
给大家讲讲
如何安全运动及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01-跳绳谁不会?
别看别人,说跳绳都不会的人可能就是你!
不会正确跳绳,膝盖首先就受不了。
“听说,跑步时膝盖承受的力更大,甚至会产生7倍于平时走路的压力,肯定伤膝盖。”
这个说法广为流传,一些人跑步后出现膝盖疼等不适,即使是因为跑步姿势错误等原因,也会把锅扣到跑步身上,从来不找自己原因。
正确姿势要领如下:
膝盖稍稍弯曲,脚前掌先落地,别用脚跟砸地
还要注意选择地点和鞋子,做好其他防护!例如:
地点:最好在有弹性的塑胶地面上跳。
鞋子:最好选择有缓冲减震装置的运动鞋,不要光脚或穿硬底鞋。
但是
即便掌握了正确姿势
以下几类朋友还是不适合跳绳:
1、有特殊病症: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朋友,建议谨遵医嘱,最好不要跳绳。
2、有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膝关节伤病:跳绳可能进一步损伤膝关节。
3、体重过重(BMI在25以上):BMI在25以上,膝盖承受的压力会比多数人更大,跳绳容易伤到膝盖。建议先采用其他更适合的减肥方式。【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米²)】
02-飞盘看起来很简单?
飞盘看起好简单,准备好飞盘甩就完事了,千万别!
事实上,孙增春医生这么形容飞盘运动——
“它有着篮球的传球、足球的跑位,还有橄榄球的得分。”
这项运动混合了大量的跑跳、急停和变向的动作,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接触,使每个玩家都面临相当大的受伤风险。
2017年职业极限飞盘联赛的伤病部位统计
所以这项运动前的
热身准备别图省事
该上的护具都戴上
此外,你急停变向过人是帅了
但其实是脚踝默默抗住了所有
保护运动者的踝关节很关键哈~
要是你对象喜欢玩飞盘,为了Ta脚踝
买个好的篮球鞋吧(只能帮你们到这了~)
03-绝对不能少 充分热身活动
一口吃不大胖子
科学运动才有益身心,避免损伤!
孙增春医生苦口婆心式强调:
「循序渐进,个体化,有规律且长期」
这一运动总原则大家要记牢!
为了降低常见的运动损伤,推荐大家采用RAMP原则进行热身,即唤醒(Raise)、激活(Activate)、动员(Mobilise)、强化(Potentiate),提高关节的活动能力。
唤醒(Raise)
目的:提高体温、心率和血液循环。
具体动作:持续3-5分钟慢跑、快走、高抬腿、后抬腿、前交叉步等。
激活(Activate)
目的:飞盘应该更关注脚踝、膝盖、髋关节和肩关节,包括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以及参与旋转动作的肌肉。
具体动作:持续3-4分钟箭步蹲、侧弓步、旋转侧步、脚踝活动、跳跃等。
动员(Mobilise)
目的:动员关节和特定的运动动作模式。重点关注脚踝、膝盖、髋关节和肩关节,以及躯干的旋转。
具体动作:持续3-4分钟深蹲,臀屈肌到腘绳肌拉伸。
强化(Potentiate)
目的:模拟正式运动所做的最具体的动作。尤其是飞盘,冲刺跑和结合反应训练的变向动作。
具体动作:持续3-4分钟短距离冲刺、减速、急停变向、跳跃。
04-运动损伤后只会敷冰?
更推荐这样做!
急性运动损伤中,扭伤较为常见,赵达强医生推荐大家这样做!
扭伤后24~72小时处于“急性炎症期”,在这个时间内快速控制炎症,可以减轻疼痛,并且防止进一步的伤害,所以也被称为“黄金时间”。
在这段黄金时间里,一般采取PRICE原则,分为这五步:
PRICE原则
01、保护(P)
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或负重。
02、休息(R)
“休息”不仅仅是在扭伤后要停止运动,也包括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
03、冰敷(I)
可以通过冰块、冰袋和气雾剂,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
正确冰敷:每次10~30分钟,每天3次以上。
04、压迫(C)
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部位,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
05、抬高(E)
在伤后第一个48小时内,尽可能多地将脚踝抬高至心脏上方,有助于减少肿胀。
外用药物
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抗炎止痛,非甾体抗炎药都可以作为首选。
不过,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一是难以直接作用于软组织(除非特别疼痛),二是大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所以推荐外敷类的,比如扶他林(双氯芬酸)是非甾(zai)体类抗炎药的代表。
05-预防重于救治 把准备做到事故发生前!
如果你有下面4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请务必及时就医,别犹豫!别拖延!
●骨折,完全不能动,只要动就疼痛难忍;
●经过冰敷、消痛贴膏,休息后疼痛无好转;
●受伤部位变紫青色、没有知觉或有刺痛感;
●同一个部位反复扭伤。
为降低运动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孙增春医生和赵达强医生强烈推荐
大家可以先去医院做一下
运动前疾病风险筛查和运动能力评估
医学专业筛查要根据各项检查结果、依据运动医学指南定制化推荐个体可以耐受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项目,即出具专门的“运动处方”。
了解自己的身体
让运动强度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匹配
才能在运动中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夏日运动季
大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注意避免发生意外和损伤!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医生简介
*本文为「四川名医」原创
图片来源 | 摄图网、四川泰康医院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