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案例:学生每次遇到重要的考试就头痛、胸闷、肚子痛,频繁到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家长纷纷纳闷:我的孩子怎么了?、
(本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自我认知和自我实际能力不匹配 产生不愉快的主观感受 产生内心冲突
人们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深层的内心冲突,为避免心理遭受伤害,自动开启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模式,让事件变得合理,转而把潜意识中的冲突表现为躯体症状,象征性的“吞下”冲突,逃离“承认是我自己的问题”所带来的伤害。
考砸后,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问题?
(本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感受和漫画中表达的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所谓的“借口”,这是他们为了缓解内心冲突而做出的无意识行为。
不愿承认自己的问题,是孩子通过躯体症状来缓解内心冲突的表现。
漫画里的孩子和大多数在校学生一样,潜意识是认为自己有能力考好的,为了维持这种认知,逃离父母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会用躯体症状的表现来解决内心的冲突——“我是因为头疼”或者“我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导致考试失利。
孩子们用这种无意识的方法来缓解内心真实的冲突,避免正面面对自己某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起到保护自我形象的同时避免心理受到创伤。
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缓解孩子内心冲突
1.降低心理预期,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孩子的认知一直维持在原地,导致无法走出困境,只能通过自我合理化来达到平衡,这时候需要教会孩子面对自我的勇气。当孩子察觉到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相比有些孩子要弱的时候,是可以被承认的,教会孩子主动改变思路,降低心理预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可以教会孩子设立一个与自己能力相匹配,也能够接受的心理目标,从而真正缓解内心冲突。这样做不仅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还能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目标来赢得成就感,为自己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2.维持原有认知,提升自我。
孩子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的时候,并且自身能力与之有差距的时候,首先要让他明白他必须为此放弃其他很多东西,比如休息时间,朋友聚会事件等。需要为它付出代价,克服许多未知的困难,以及承受拼尽全力后还是有可能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的后果。
在孩子明白并且接受的基础上,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短板,进行有效的提升,如和老师沟通学习方式、补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