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的说法,早在古时候,人们便认识到艾草的可贵之处。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艾姑娘(艾叶)吧,看看她的魔法棒有多神奇!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艾姑娘来自菊科植物艾的叶。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河北,传统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本品气清香,味苦。以叶片大、叶背灰白色、绒毛多、气清香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她生性温和,是个暖宝宝,只要有她在,寒冷就将消散。
但是姑娘也有脾气,不能太贪恋,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她自带的小毒可能会对你的肠胃有刺激,让你不舒服,因此煎服每天控制在3-9g(干艾叶),如要外用则可以适量增加哦。
她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洗可祛湿止痒。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她有驱寒、止痛、抗炎、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虚寒性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腕腹冷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皮肤瘙痒;亦可制成艾条、艾柱等熏制,温煦气血、透达经络。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以上这些是艾姑娘的基本性能及临床应用,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能如何使用它呢?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门前挂,驱蚊虫及抗菌(鲜艾叶)
艾姑娘性情浓烈、天生自带异香,然而蚊蝇却不爱她,甚至惧怕她,远远躲着她。其含多种挥发油,如桉油精、樟脑、柠檬烯等成分,这些都是蚊蝇不喜欢的味道,所以艾叶常被用于制作驱蚊液。
驱蚊虫也只是门前挂艾叶的原因之一,古人发现挂上艾叶还可以除瘴气。所谓的瘴气,是指因为天气湿热,易滋生细菌而使人生病。这其实是利用了艾叶成分中的桉油精、柠檬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的作用,挥发在空气中,相当于给我们多了一层保护屏障。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艾叶泡一泡,祛寒止痛(干艾叶)
艾姑娘性温,擅长温经络,散寒止痛;暖宫助孕。对于怕冷、手脚冰凉或麻痹、痛经甚至宫寒不孕君,可以常用艾叶煮水泡脚。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经络集中的地方,而经络的主要作用是外络肢节、内联脏腑,所以可以用泡脚来激发经络的作用,而艾叶性温,可以驱寒,疏通我们的经络。
注意:不宜天天用艾叶泡脚,一般一周2-3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水温适宜,以身体微微出汗最佳。
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君,也就是我们通常感觉到的胃冷痛,表现为绵绵不休、反复发作的疼痛,空腹时疼痛明显,吃东西后症状缓解;喜欢温热,喝热饮或用手捂按着就会感觉舒服些。此君则可以用艾叶煮水直接喝,或者将艾叶炒热,再用纱布包裹,热敷脐腹。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熏一熏,安胎止血(艾叶炭)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宫廷剧《甄嬛传》,剧中有这么一个情景,安小主陵容怀孕,胎动不安,孕中期出血,于是她整日在房间焚烧艾叶,并静坐闻其味来安胎。这里就是使用艾叶炭温经止血的作用,相比生艾叶,艾叶炭更擅长于温经止血,而生艾叶则更擅长于散寒止痛。
当然,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一般不建议家里直接焚烧艾叶,如遇到相同情况,可以用艾叶炭煮水或煮鸡蛋,如果服用3天后,情况没有改善,那么还是需及时就医。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洗一洗,祛湿止痒(干艾叶)
艾姑娘亦有祛湿止痒之功,可煮水外洗,用于治疗湿疹、疥癣引起的皮肤瘙痒以及外阴瘙痒。
对于局部的皮疹瘙痒君,可以选择艾叶泡澡或局部外洗甚至浸泡。小宝宝易长痱子、湿疹,也可泡澡。需注意的是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水温要适宜。
外阴瘙痒君,可以试试艾叶煮水后外洗或坐浴,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一般3-5天见效,如未好转,请及时就医。
以上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得到艾姑娘的地方,她的魔法棒挥舞出的神奇,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