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 9 月 20 日是全国爱牙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聚焦牙周健康,因为坚固的牙周组织是牙齿稳固的基础。
牙周,即牙齿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它就像是牙齿的“土壤”,一旦“土壤”出现问题,牙齿这座“大厦”也将摇摇欲坠。
图:泰康媒资管理
一、牙周疾病的危害
1.破坏牙齿的支持组织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 80%以上。当牙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时,首先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向深层发展,导致牙周膜受损,牙槽骨吸收。久而久之,牙齿会逐渐松动,甚至脱落。
2.影响全身健康
牙周炎与许多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 2 倍。细菌及其产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引发炎症反应,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牙周炎,且病情往往较重。有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 90%以上。同时,牙周炎也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加重病情。
图:泰康媒资管理
二、牙周疾病的成因
1.口腔卫生不良
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使用牙线不熟练等,都容易导致牙菌斑在牙齿表面堆积。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其中的细菌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牙周组织。据观察,口腔中每平方厘米的牙面上约有 100 万个细菌。
此外,不良的口腔卫生还会导致牙结石的形成。牙结石是钙化的牙菌斑,它不仅难以清除,还会进一步刺激牙龈,加重牙周炎症。大约 85%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结石。
2.吸烟
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免疫力,使细菌更容易滋生和繁殖。有研究指出,吸烟者患牙周炎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3 倍。 吸烟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增加牙周治疗的难度。
3.全身因素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发生牙周炎,且病情往往较重。如前所述,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 90%以上。
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对牙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如何预防牙周疾病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确保能够有效清除牙菌斑。据实验,正确刷牙可以去除 70%左右的牙菌斑。
学会使用牙线和牙缝刷,清理牙齿之间的间隙,这些部位是牙刷难以到达的地方,容易滋生细菌。大约 40%的牙菌斑隐藏在牙缝中。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洁治可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图:泰康媒资管理
2.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对牙周组织的危害极大,应尽量戒烟限酒。如果难以完全戒除,可以逐渐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量,以降低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3.控制全身性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同时,要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4.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D、钙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奶制品、豆制品等。据研究,维生素 C 缺乏的人群患牙周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 50%。
减少甜食和饮料的摄入,避免龋齿的发生,因为龋齿也可能引发牙周炎。
5.缓解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增加牙周疾病的发生风险。应学会合理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通过运动、旅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关爱牙齿,从呵护牙周开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为我们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