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及投诉热线:40001-95522

当前位置:详情页

不同年龄段怎么合理补钙 ——一份贯穿一生的骨骼健康指南

来源: 作者: 2025年10月16日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它不仅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钢筋混凝土”,还肩负着维持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等重要生理功能。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钙,必须从外界摄取。然而,补钙并非“一钙同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钙的需求量和补充方式大相径庭。只有科学、合理地补钙,才能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 补钙的黄金法则:食补优于药补

在探讨具体年龄段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原则:均衡膳食是获取钙质的最佳途径。除非存在明确的缺乏症、吸收障碍或在特定需求阶段,否则应优先通过食物来满足钙需求。

天然高钙食物排行榜:

1、奶及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是“补钙之王”,含钙量高且吸收率好。

2、豆类及豆制品: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豆干等。

3、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羽衣甘蓝、芥菜、苋菜等。

4、坚果和种子:芝麻酱、杏仁、奇亚籽。

5、连骨吃的小鱼小虾:沙丁鱼罐头、小鱼干。

6、强化钙的食品:某些燕麦片、豆浆、果汁等。

二、 分龄段补钙全攻略

1. 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期(0-18岁):构建“骨量银行”

这是骨骼生长最迅速的时期,被称为“骨量银行”的储备期。此阶段充足的钙摄入,能为未来骨量峰值打下坚实基础,显著降低年老后骨质疏松的风险。

(1)0-6个月:母乳或配方奶是唯一营养来源,只要奶量充足,完全能满足需求。母乳喂养的妈妈自身应注意补钙。

(2)7个月-3岁(辅食期-幼儿期):在保证奶量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富含钙的辅食,如酸奶、奶酪、豆腐泥、芝麻酱糊、深绿色蔬菜泥等。

(3)4-18岁(学龄期及青春期):此阶段是骨量积累的“黄金冲刺期”,对钙的需求量达到人生顶峰(每日约1000-1200毫克)。补钙策略:保证每天500毫升奶制品;多吃豆制品和绿叶蔬菜;多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通过日照生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培养清淡口味,避免高盐饮食,因为钠会促进钙的排泄。

(4)是否需要补充剂?对于挑食、不爱喝奶、过敏或需求极高的青少年,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补充钙剂。

2. 青壮年期(19-50岁):维持与储备并重

此阶段骨量逐渐达到峰值并进入维持期。虽然生长停止,但钙仍在不断代谢更新,需要持续供给以维持骨密度,并为未来的消耗做准备。

补钙策略:

(1)坚持日常摄入:保持每天300-500毫升奶制品或等效的酸奶、奶酪。

(2)优化膳食结构:将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3)规避不良习惯:限制咖啡因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它们可能影响钙吸收或加速钙流失。戒烟限酒。

(4)坚持运动:规律性的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力量训练)对骨骼是良性刺激。

(5)是否需要补充剂?** 对于饮食均衡、日照充足的健康成年人,通常无需额外补充。但孕期、哺乳期女性需求增加,应遵医嘱补充。

3. 中老年期(50岁以后,尤其女性绝经后):防流失是关键!

50岁以后,尤其是女性进入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钙流失速度大幅加快,骨质疏松风险显著增加。此阶段补钙的核心是“开源”与“节流”并举。

补钙策略:

(1)增加摄入,注重吸收:钙需求量回升至每日1000-1200毫克。除了保证高钙食物,必须格外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户外活动也可能减少。应多晒太阳,并多吃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直接补充维生素D制剂。

(2)蛋白质要充足:适量优质蛋白质(如肉、蛋、奶、豆)有助于维持肌肉,保护骨骼,预防跌倒。

 (3)是否需要补充剂?非常普遍且重要!由于食量下降、吸收功能减退,很多老年人难以从饮食中获取足量钙。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

三、 科学补钙的注意事项

1.补钙好搭档——维生素D:没有维生素D,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会大打折扣。多晒太阳是免费获取维D的最佳方式。

2.警惕“偷钙”的窃贼:

   (1)高盐饮食:肾脏在排钠的同时会带走钙。

   (2)过量咖啡因和酒精:干扰钙的吸收和代谢。

   (3)草酸和植酸:菠菜、苋菜等蔬菜中的草酸会影响钙吸收,食用前用开水焯一下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3.钙剂选择与服用:如需补充,应选择元素钙含量高、吸收率好的产品(如碳酸钙、柠檬酸钙)。碳酸钙随餐服用吸收更好,柠檬酸钙则不受胃酸影响。一次补充剂量不宜超过500毫克,分次补充效果更佳。

4.过量也有害:盲目过量补钙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肾结石,并可能干扰其他矿物质(如铁、锌)的吸收。

总结:

补钙是一项贯穿一生的健康投资。从孩童时期为“骨量银行”充足储备,到青壮年时期的稳健维持,再到中老年时期的全力防流失,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策略。记住,均衡饮食、充足日照、规律运动是守护骨骼健康的三大基石。在需要时,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方案,让科学的补钙方式为您支撑起强健的骨骼,享受活力满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2.

 

供稿:骨科-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