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康医疗集团首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内训会在武汉顺利召开,四川泰康医院医务部祁坤、质控和等级办周宏参加集团医疗质控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取得集团医疗质控内审员资格。
2024年8月28~30日由泰康医疗集团组织的五大医学中心医疗质量专项培训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顺利完成,参加培训的各医院医疗质控专员取得“三甲医院标准内审”培训结业证书,通过三天紧张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专门培训,与会人员不但掌握了一定的质量标准检查体系理论知识,并且模拟三甲医院评审实际、结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22版》具体内容,运用标准的内审程序,检查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心内科、消化内科、甲乳外科、骨科、门诊、急诊、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医务科等科室。
泰康医疗集团为组织和实施这次培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培训由缪建春总主持,刘宇总做开班讲话,孙虹院长在开班仪式和结业仪式上都做了重要讲话和指示,并对培训后的回训和推广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安全研究所王燕处长作为本次培训总教官,首先她对泰康医疗集团聚焦医疗质量、着力医疗安全管理、各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泰康医疗质量管理能力与水平在不同区域间、不同医疗机构间还存在差异,希望通过这次接近实战的质控检查培训,更多关注基层和科室医疗质控工作的重点,不断推动泰康医疗质控工作同质化发展。也希望参会代表学习医疗质量管理的前沿知识,转变质控理念,提升质控能力,不断推动医疗质控工作专业化发展,促进泰康医疗集团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建设高水平的三甲医院,结合保险和超体工作,为老百姓提供生命全周期的高水平医疗照护。
国家医疗质控研究所王燕主任首先从质量标准的定义、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和流程等入手,讲解了评审审核的一般概念,强调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首先要依据审核标准,依照科学公正的审核准则,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准确信息,发现审核证据然后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发现的问题,依照“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审核结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王主任剖析了当前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了医院质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医院要尽快完善质控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强调应该认真参考《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管理释义(第二版)》,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提出加强质控人员培训、统一质控认识、强化质控过程监督等切实可行的提升医院全面质量的建议。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医务部周志斌主任从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质控组织建设、病区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信息系统提升项目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实践,并通过典型的质量改进案例展示了个性化的随访系统,以及如何结合HIS系统和数据挖掘,进行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手术分级制度落实、技术目录动态授权和智能审核等工作进展。
通过全面分析《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以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22》主要内涵,参加培训的“内审员”随后在王燕主任带领下,通过分组主持、交叉观摩、评审后复盘、重点点评、随堂提问、闭卷考试等等环节,模拟等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评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掌握内审基本方法、通过面谈和访谈了解信息,在实操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持续改进方向。
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标准操作训练,掌握科室质控日常质控工作的重点,首先依据法律法规、临床指南、操作规范,来确定科室临床工作的质控“起点”,流程是否规范、质量安全如何保障,首先就是要有规范,依照规范,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质控目标,日常的质控工作就是严格执行十八项核心制度,通过演练和实践,发现流程中的问题,对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分析管理,查找医院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流程、协调、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形成PDCA闭环,逐步改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