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工作范畴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护理操作,他们用专业、耐心和爱心,为患者带去希望和安慰。他们的故事里,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王海霞,2005年时踏入护理行业,19年的时间里,她先后在外科、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历练。如今已经是特需护士长的她,看着一代代新入职的护士们,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平时工作里,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她也时不时告诉后辈们,在关注患者生理病痛基础上,我们也要多留意他们的心理需要,用爱与关怀,守“护”患者。
用专业触达患者需求
一个忙碌的下午,一位患者焦急地反复看时间,王海霞便主动上前询问了需求。
该患者在问诊后有一项空腹腹部超声检查,但是他及家人已经提前购买了当日的返程高铁票,当时距离发车时间已经非常临近。陪诊过程,患者自述有酗酒经历,本次看诊希望再检查下肝功能,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检查需求,王海霞在与主治医生沟通后,确认患者可以在非空腹的情况下做超声检查(患者超声检查目的为评估肝功能,非空腹不影响检查结果)。王护士长立刻为患者协调了当日超声检查,同时安抚患者情绪。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王海霞先行陪同家属取药,结果出来后,根据超声结果王海霞主动找专家沟通,再次为患者进行了复诊,节约了等待时间,最后患者在当天就诊时段内很快的完成所有看诊、检查环节用药方案的调整,和家人搭上了回家的列车。
整个就医过程王海霞凭借专业技能和预见性安排,节约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过夜花费,为他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某天,我们特需心身医学门诊来了为身材瘦削的女士,初次就诊候诊期间,患者突感不适,心慌憋气大汗淋漓。我们的护理团队立刻检测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她提供了独立的特需门诊休息区,给予吸氧并同步通知医生。患者难受时,我们一直安抚对她,对她说“不要害怕,我们在这里,我们会一直陪伴你。”
这期间王海霞轻抚着她的额头,取得了患者家人联系方式并迅速联络了他们,在等待期间我们和医生一直守候在她身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用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就诊后患者需要乘坐轮椅回家,不过医院暂时没有这项服务,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王海霞将科室的轮椅借给了患者。第二天患者如约归还了轮椅,并向我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特鲁多说过“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护理的道路上,我们用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将这份爱与责任,不断地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