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及投诉热线:40001-95522

当前位置:详情页

精准诊疗新突破 四川泰康医院核医学科应用PETCT动态扫描,助力复杂骨肿瘤精准诊断

来源: 作者: 2025年06月20日

近日,四川泰康医院核医学科成功为一例左侧肱骨近端骨质病变患者,实施PET/CT局部动态扫描联合全身显像,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为临床提供了更精准的诊疗依据,标志着我院核医学科在骨肿瘤分子影像诊断领域迈上新台阶。 

患者xxx,女性,因左侧肱骨近端持续性疼痛就诊,外院影像检查提示左侧肱骨占位性病变,疑似骨囊肿、骨肿瘤。为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评估全身转移情况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选择我院核医学科行PET/CT检查。 

考虑到骨肿瘤病灶代谢特征复杂、传统静态扫描可能遗漏关键信息,核医学科团队经综合评估后,决定在常规全身PET/CT扫描基础上,加做病灶区域局部动态血流灌注扫描。通过连续动态捕捉病灶的血流灌注、代谢活性及糖摄取速率变化,结合全身断层显像,为鉴别肿瘤良恶性、判断侵袭范围及代谢异质性提供了多维数据支撑。 

本次检查采用我院最新引用的联影Panorama 28C PET/CT设备,凭借其超高灵敏度时间分辨率,动态扫描可清晰呈现病灶区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精准捕捉早期血流灌注异常,弥补传统静态PET/CT在肿瘤早期血供评估中的局限。 

病例图像如下:

扫描效果:

左侧肱骨近端动态显像:早期像:先对ROI行床位低剂量CT扫描,再与左足床旁“弹丸式”注射18F-FDG 6.1mCi,立即对ROI进行1床位、持续一定时间动态PET扫描。由计算机动态软件进行不同时间段分隔,自动重建生成多系列PET图像,图像示:注射FDG显像剂后,左侧肱骨近端病灶于30s开始逐渐显影,后显像剂逐渐填充,见明显小动脉血管支穿行供血,病灶于1min时轮廓显影基本清晰,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早期动态扫描后行常规PET/CT显像:左侧肱骨近端形态欠完整,骨皮质间断性中断、骨质破坏,呈低密度影填充,病变呈偏心性、以后外侧为著,呈纵向延伸,周围骨质变薄,肩胛侧边缘残留骨棘,皮质破坏处骨膜模糊间断、周围软组织欠均匀,其余未见明显软组织肿胀,病变最大截面约37.6mmX36.5mm,FDG摄取呈不均匀性环状增高,SUVmax8.15。

检查完成后,核医学科联合骨科、肿瘤科、病理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开展MDT会诊,结合动态PET/CT提供的代谢参数与解剖定位,迅速明确患者左侧肱骨病灶为骨囊肿或者低度恶性的原发性骨纤维肿瘤,需要进一步病理证实。目前,患者已进入个体化综合治疗阶段。  

学科建设:创新引领,服务为本,四川泰康医院核医学科始终秉承"精准影像、护航健康"的理念,持续引进先进设备,创新开展PET/CT动态显像、代谢定量分析等特色技术,为肿瘤、神经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分子影像解决方案。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多模态影像融合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研究,助力精准医疗再攀高峰。 

供稿人 王瑾瑜 石运鹏

审稿人 袁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