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2025年07月03日
近日四川泰康医院麻醉科与神经外科紧密协作,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精准的围术期管理,成功为一位风险极高的患者张女士(化名)实施了“颞肌贴敷术+颅骨钛网置入术”。
术前访视中麻醉科医生了解到张女士的病情十分复杂,20多年前的鼻咽癌放疗史,使她的张口度严重受限,仅能勉强放入一根手指,并且在日常饮水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呛咳,这为麻醉带来了巨大挑战,气管插管的难度大大提升,假如按照常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很可能将患者至于没有自主呼吸并且难以建立人工气道的境地。
更令我们担心的是,她的头颈部大血管堵塞情况相当严重:MRI颈部血管成像提示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闭塞可能,右侧颈总动脉远端充盈缺损,管腔中-重度狭窄。过去7年,她也因此出现了言语功能进行性下降、头晕,甚至是晕厥的险象。若是放任不管,随时可能发生灾难性的脑缺血事件。
图源:太帅图库
手术本身的风险叠加气道管理的超高难度和脑部供血的严重脆弱性,让整个围术期充满了不确定性。稍有不慎,患者就可能陷入气道无法供氧或脑部缺血缺氧的绝境。
面对挑战,麻醉科迅速组织深入讨论。麻醉科万勇主任带领团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1. “生命通道”的智慧建立——清醒插管保安全: 针对“插管困难”这一首要威胁,团队果断摒弃常规诱导方案。决定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前提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引导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这最大程度保障了氧供安全,为后续手术奠定了基石。
2. 舒适化护航——精准神经阻滞解烦忧:为了让患者在清醒插管过程中舒适、配合,麻醉科赵达强副主任决定亲自在超声引导下为张女士实施双侧喉上神经阻滞、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和经口咽喉部表面麻醉,以抑制呛咳反射,减轻不适感。
3. “生命中枢”的精准守护——脑氧导航调平衡:面对脆弱的头颈部血管,如何确保术中脑部供氧充足?我们决定采用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作为“导航仪”。通过实时监测脑氧水平,精准调控血压,确保血压既不会过高增加术野渗血风险,也不会过低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找到那个微妙的“黄金平衡点”。
手术当日充分预给氧后,赵主任在完善的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下,纤支镜清晰显露声门进入气道,气管导管顺利置入成功。整个诱导插管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98%以上,无呛咳等不适反应。术中,脑氧监测系统果然成为关键“指路明灯”。监测显示,张女士的脑氧饱和度对血压变化异常敏感,血压的微小下降都会立刻反映在脑氧数值上。麻醉团队依托这一实时反馈,动态、精细地调控血压,将脑部氧供维持在安全充足的水平,为神经外科医生创造了稳定的手术条件。
图源:太帅图库
手术顺利完成,但风险仍未解除!考虑到张女士拔管风险极高,麻醉科与神经外科、ICU达成共识:术后直接转运至ICU严密监护。麻醉科向ICU团队详尽交代了患者特殊情况,并保证全程待命,随时准备处理拔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守护下,张女士现已成功脱离危险期,转入普通病房,身体状态一天天向好。这场针对“不可能”的挑战,最终以患者的平安康复画上了圆满句号。
供稿:麻醉科李天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