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2025年07月03日
情绪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现代生活中,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几乎成为许多人共同的经历——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10亿人受到精神健康问题影响,其中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无论是学业工作中的长期压力、人际关系的摩擦,还是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都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偶尔的情绪低落是正常反应,但若长期陷入疲惫、失眠、兴趣减退等状态,则可能是心理健康在发出警示信号。我们无需为此感到羞耻,就像身体会感冒一样,情绪也会‘着凉’。及时觉察、主动调节或寻求专业帮助,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关怀。
对于情绪问题的正确应对方式,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但你知道吗? 在全球越来越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实践中,“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逐渐成为了一种辅助疗法。
当然,这里的音乐治疗绝不仅仅是“听几首音乐疗愈”那么简单。
一、为什么音乐能帮助情绪问题以及精神疾病的治疗?
目前,大量权威研究已经证实了音乐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有显著改善作用。它不仅能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Aalbers et al., 2017);降低焦虑症患者的焦虑评分,改善其生理性指标(Bradt & Dileo, 2014);还能增强患者的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并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Gold et al., 2009)。
1、音乐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的情绪中枢——比如边缘系统和奖赏系统,促进多巴胺、血清素的释放,改善情绪(Menon & Levitin, 2005;Chanda & Levitin, 2013)。
2、前额叶皮层和认知控制区域也会被音乐激活,帮助调节思维与情绪(Koelsch, 2014)。简单来说,音乐能让大脑更清醒,心情更稳定,特别适合用来对抗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性表达方式,对于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情绪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更自然、安全的通道(Geretsegger et al., 2017)。
我们中很少有人会讨厌音乐。正因为音乐无需翻译、无需解释,所以它才能跨越文化、年龄、语言的壁垒,悄悄走进人们心里,成为人最柔软、最容易被接纳的陪伴。
二、音乐治疗在情绪问题中的【干预层次】
音乐治疗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方法,而是一种系统且个性化的治疗手段。它会根据每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干预,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疗效的提升。通常,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干预(Gold et al., 2009;Bradt & Dileo, 2014;Aalbers et al., 2017):
【第一层:情绪调节与生理同步】
这一层级的干预目标是快速缓解治疗对象的生理紧张,提升他们的情绪觉察度。
适用场景:普通人遇事(失恋、家人去世、工作压力等)后情绪剧烈波动或失眠、抑郁情绪波动期、急性焦虑期。
【第二层:情感表达与认知加工】
这一层级的重点则是处理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理解,减少认知扭曲。
适用场景:中重度抑郁、焦虑障碍、自我认知偏差
【第三层:身份重建与社会功能恢复】
这一层级的干预目标在于帮助来访者促进自我整合,提升生活质量,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适用场景:社交退缩、慢性复发性抑郁、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
三、音乐治疗,已经在临床使用了吗?
有很多来访者会问:
“音乐治疗,听起来挺美好,但真的在医院或者心理咨询里会用到吗?”
“是不是只存在于某些国外高大上的康复中心?”
答案是——音乐治疗早已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精神科与心理康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
l抑郁症—— 提升愉悦感及动机水平
l焦虑障碍 —— 放松训练及情绪管理
l精神分裂症 —— 改善阴性症状
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整合运用,形成多维治疗框架。
四、结语
在现代心身医学治疗体系中,越来越多的循证研究证明了音乐治疗的独特价值。当然,这些都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来实施,才能为来访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心理治疗。
相信我们都曾在音乐中得到过救赎:也许是某个低谷夜晚反复播放的一首歌,陪伴你走过情绪崩溃的时刻;也许是某个不知所措的清晨,耳机里的旋律帮你重新拾起面对生活的勇气。
对有情绪问题的人们来说,音乐不仅是一段旋律,更像是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托住他们的心灵,让情绪有出口,让痛苦不再孤独。在音乐的陪伴下,有些痛苦不用非得说出口,有些眼泪终于可以流出来,有些沉默的创伤也能悄悄被理解、被安放。
愿更多人能在音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微光,也足以照亮前行的路。
本院邀请到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王露洁教授及其团队与院内心理治疗师合作开展结合了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情绪管理治疗,如您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情绪调节的困难,欢迎到本院心身医学门诊或睡眠门诊咨询。
音乐治疗团队介绍:
王露洁简介:
注册神经康复音乐治疗师(NMT)、注册音乐治疗师(RMT)、美国注册音乐想象治疗师(MIT),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副教授,西南音乐研究中心音乐治疗研究所所长、中国音乐治疗行业委员会首批指定督导师、四川认知科学会音乐认知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心理学会音乐认知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音乐治疗临床及教学工作近20年,擅长青少年及成年人的音乐心理治疗。
王维迦简介:
注册音乐治疗师(RMT),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国天普大学音乐治疗专业,四川认知科学会音乐认知专委会委员。专业受训背景:美国音乐与想象协会音乐自我照顾系列培训、中央音乐学院歌唱式音乐治疗、早产儿音乐照护、音乐心理剧系列培训等。从事音乐治疗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国内及美国20余项音乐治疗项目中担任音乐治疗师及督导。擅长特需儿童音乐康复治疗、青少年及各类精神障碍群体的音乐心理治疗。
吴育霖简介:
注册神经康复音乐治疗师(NMT)、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四川认知科学会音乐认知专委会委员。专业受训背景:世界神经康复联合会(WFNR)神经音乐治疗学会神经康复音乐治疗师系统培训及继续教育、美国音乐与想象协会音乐自我照顾系列培训、世界音乐治疗学会青少年音乐心理治疗培训、中央音乐学院歌唱式音乐治疗系列培训等。从事音乐治疗临床工作10余年,主持/参与过40余项音乐治疗项目。擅长特需儿童音乐康复治疗、各类情绪及心理问题的音乐治疗。
张培伊简介:
音乐治疗师、助理社工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曾于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成都市精神病院、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担任音乐治疗师。专业受训背景:美国音乐与想象协会音乐自我照顾系列培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临床音乐治疗督导。擅长认知症、特需儿童及各类情绪问题的音乐治疗。
参考文献
【1】WHO (2017).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2】WHO (2019). Schizophrenia Fact Sheet.
【3】Aalbers, S. et al. (2017). Music therapy for depress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4】Bradt, J. & Dileo, C. (2014). Music interventions for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5】Gold, C. et al. (2009). Music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phrenia‐like disorder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6】Menon, V., & Levitin, D. J. (2005). The rewards of music listen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Koelsch, S. (2014). Brain correlates of music-evoked emotion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8】Geretsegger, M. et al. (2017). Music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ochrane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