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详情页
来源: 作者: 2025年10月23日
10月16日,四川泰康医院核医学科迎来技术突破——首项aβ-淀粉样蛋白 PET/CT技术顺利落地并完成临床应用,成功为一名神经内科患者提供精准诊断服务。此次新技术的成功运行,不仅标志着科室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常见:脑缺血(CI)、脑损伤(BI)、癫痫;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领域迈入新阶段,也意味着核医学科与神经内科的跨学科协作取得实质性成果,为医院精准医疗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图源:我院拍摄
本次接受检查的患者已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表现为:视空间障碍,无法精准扣扣子,锅放不正,并出现记忆力减退,忘记刚刚经历的事,喊错人,情绪改变,远记忆力正常,仍可进行日常活动。患病后患者在多家医院进行就诊检查,检查报告显示:MoCA6/30分,MMSE 20/30分,PET/CT淀粉样蛋白脑显像“大脑皮质AB明显异常沉积”等,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服用“多奈哌齐 治疗,且在我院接受了多奈单抗治疗。
治疗后行PET/CT检查发现:FDG代谢水平表现为多个脑部区域降低,而aβ淀粉蛋白沉积表现在双侧枕叶的视觉空间皮层,对比之前的图像来看,有一定的改善,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一致。
PET/CT aβ-淀粉样蛋白显像技术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手段,能够精准检测大脑内a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情况,联合FDGaβTau蛋白可以实现AD的联合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为治疗、治疗评估及病情逆转提供重要依据。
检查过程中,核医学科团队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以及伦理规则要求,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确保了图像质量与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后续诊疗提供了可靠支撑。
我院核医学科发展离不开临床学科的支持,临床是推动新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未来,科室会不断强化临床MDT的合作与新技术应用,站在科研的新高度,为临床服务。
患者aβ-淀粉样蛋白 PET/CT图像:(显像剂:18F-AV45)



诊断意见:大脑双侧枕叶皮质初级视觉皮层aβ淀粉样蛋白(轻度)沉积阳性,以左侧为主。
为全面优化技术服务体验,核医学科主任袁耿彪主动作为观察对照组,以对照组身份亲身体验了aβ-淀粉样蛋白 PET/CT显像技术的完整流程。
基于实际体验,他提出两项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一是头托位置偏低,长时间扫描可能导致患者颈部不适,影响检查依从性;二是扫描设备的背景噪音较大,易引发患者焦虑情绪。建议提出后,科室迅速响应,立即组织技术骨干与设备维护团队召开专项会议,制定整改方案,目前相关优化工作已有序推进。
核医学科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科室,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拓展服务边界。除本次新增的aβ-淀粉样蛋白PET/CT显像技术外,科室已成功开展多项前沿扫描技术,涵盖肿瘤精准诊断、心血管疾病评估、神经功能成像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核医学诊疗服务体系(详细新技术见下图)。这些技术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更让区域内患者无需远行即可享受到高水平的精准医疗服务。

袁耿彪主任表示,核医学科将以此次aβ-淀粉样蛋白PET/CT显像技术成功应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各临床科室的协作,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技术水平。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