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及投诉热线:40001-95522

当前位置:详情页

为尿毒症透析患者重新建立“生命线”丨一双“透视眼”,保卫“生命线”

来源: 作者: 2025年10月23日

近日,四川泰康医院肾脏内科成功开展首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中心静脉球囊扩张+半永久血透导管置入术,为尿毒症透析患者重新建立“生命线”-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肾脏内科在DSA引导下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复杂病变的诊治能力跨上新台阶。

图源:我院手术室

李阿姨化名是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室规律透析患者,右颈部的半永久血透导管是每次血液透析使用的“生命线”。然而在某次透析中,李阿姨突然出现发热、寒战,血液透析室医生评估后认为李阿姨可能存在感染,立即将李阿姨收治住院。

经相关检查,李阿姨被诊断为脓毒血症、血透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经与感染科、放射介入科多学科会诊评估,予以拔除右颈部半永久血透导管,安置了股静脉临时血透导管过渡,并积极抗感染治疗。经治疗后,李阿姨感染明显控制,接下来就是重新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打通透析“生命线”。

肾脏内科龚蓉主任带领团队回顾病史发现,李阿姨已经使用原半永久血透导管进行血液透析3年有余,近半年透析不时会出现导管流量下降、透析效率不达标等情况,考虑存在透析导管所致中心静脉病变,传统方式重新置管风险高、难度大,肾内科林新强主治医生与放射介入科刘武军主任联合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见患者的右侧颈总静脉与右锁骨下静脉汇合部及上腔静脉起始部狭窄,使用10mm球囊扩张后狭窄病变明显改善,血流恢复通畅,并顺利置入新的半永久血透导管。

手术过程顺利,导管末端位置良好,术后顺利透析;患者特地表扬了肾内科及血液透析室医护团队,目前患者透析导管通畅,透析效率较前有明显改善。

(患者向肾脏内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球囊扩张前造影)

(球囊扩张血管狭窄部位)

(林新强主治医师与胡莉纯主管护师查看患者并评估血透导管)

知识链接:

据肾脏内科林新强主治医师介绍,中心静脉病变是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的常见疾病,常因透析导管置入、动静脉内瘘高流量、血管解剖位置影响等导致。DSA技术就像一双“透视眼”,可清晰地显示血管病变,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 DSA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病变/动静脉内瘘血管病变手术已成为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重要手段,可以解决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动静脉内瘘狭窄等问题,让透析患者受损的“生命线”重新畅通无阻。

该例手术是四川泰康医院首例DSA引导下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病变手术,由肾脏内科与放射介入科、手术室等科室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为终末期肾病血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除该类手术外,目前肾脏内科已经成熟开展各类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手术,如临时/半永久血透导管置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动静脉内瘘修补术、彩超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等,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保驾护航。

医生介绍:

林新强:

01

擅长

擅长血尿、蛋白尿、尿路感染、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肌酐、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各种肾小球疾病、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的诊治,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如临时和半永久血透导管置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型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腔内成型术、DSA下动静脉内腔内成型术、DSA下动静脉内瘘血管病变及中心静脉病变的处理等

简介

脏内科主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本硕连读专业硕士,泰康医疗杰出青年医师。态度真诚,医术精湛,广受患者好评。2024年赴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肾脏内科进修。2021-2023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肾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发表SCI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