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组成及规划
安宁疗护是医院重点学科与重点发展专科,与生命关怀事业部合作提供温馨、温暖、专业的缓和医学服务。
特色项目
1.疼痛介入治疗。安宁疗护患者突出的症状是疼痛,癌痛治疗的“WHO疼痛三阶梯疗法” 自1986年提出以来,已经成为癌痛治疗的基本框架和指南。然而,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及癌痛治疗理念的转变,更新现有的癌痛治疗势在必行,而非仅仅局限于“三阶梯疗法”的框架,而疼痛第四阶梯治疗---介入治疗,可以更准确、有效地控制癌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并由此降低阿片类药物带来的过度镇静、呼吸和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人在良好交流和互动中走完人生的最后时光。有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后良好的疼痛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可以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
2.超声可视化技术。超声可视化技术在引导穿刺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超声不仅可以显示血管管腔,也能全程显示穿刺针,引导穿刺针进入血管管腔,大大提高困难穿刺的成功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理,对于合并癌性胸、腹水的患者,在采用胸腔或者腹腔穿刺姑息性引流治疗的时候,也可能因为凭经验的盲穿而损伤血管、肺脏、肠管,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采用超声引导,在超声屏幕上观察到胸腹水的位置,穿刺时有意识避开血管、肺脏、肠管、肝脏,其成功率更高,伤害更小。
重点先进设备配置
超声可视化精准诊疗技术: 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出现,成功的建立起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诊疗结合的新领域,这种兴起的超声介入技术,不仅为超声医学揭开了新的一页,也满足了患者对微创化、精细化医疗的需求,成为大多数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选择之一。神经阻滞或毁损是临床麻醉和镇痛常用的方法,定位的准确性是决定临床效果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体表标志、异感法、X线和神经刺激法是目前主要使用的定位方法由于解剖变异,体表标志、异感法有以下不可克服的缺点(1)完全阻滞的成功率不满意,即使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也有4-20%的失败率 (2) 多次探测和强烈的触电感易引起病人不适、焦虑和恐慌 (3) 并发症如神经损伤、血肿或意外的血管内局麻药注射以及气胸等发生率高 (4) 对有些极度肥胖血管瘤的病人,神经阻滞或毁损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X线射线定位只能根据骨骼图象间接判断神经位置,操作烦琐目对患者有害。近年来,由于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逐渐盛行。安全和成功的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应包括: 1)可清楚显示目标神经及其周围结构;2) 可实时地观察到穿刺针的行进路线;3) 可实时地看到局麻药在目标神经周围的扩散。即整个神经阻滞或毁损过程都在可视状态下进行在,从而使阻滞的成功率可达接近100%,并且避免神经和重要结构的损伤。
团队组成及床位信息
目前科室所在的南塔楼13楼,先期开设床位8张,均为单人间,其中VIP病房4间,住院环境及病房条件温馨怡人。目前科室拥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护理人员9名。科室主任赵达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疼痛介入学组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麻醉与疼痛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超声与麻醉委员会委员职务,拥有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临床科室超声可视化精准诊疗技能提升项目师资资格。
服务理念
安宁疗护以终未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实践,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最终达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观者安顺的目的。